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

欧盟出口管制新规速看!3D打印被正式纳入管制清单

AM易道

发布时间:09-17 17:56

AM易道深度快讯

9月8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法规,更新了《EU 2021/821号法规》附件一中的双重用途物品出口管制清单。

我们认为这是相当严格的出口管制令,明确而又直接的将增材制造设备及相关材料正式纳入管制范围

继英美相继出口管制之后,欧盟的跟进,意味着3D打印行业正式进入出口管制发展阶段。

AM易道从欧盟委员会的官方文件中了解到,这次更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正式采纳了四大国际军备控制组织—瓦森纳协定、导弹技术控制制度、澳大利亚集团和核供应商集团在2024年达成的管制决定;

二是纳入了那些在瓦森纳协定框架内被俄罗斯否决,但欧盟成员国作为瓦森纳协定成员已经私下承诺要统一执行的管制项目。

管制背景的深度解读


这次管制升级的背景值得深度分析。

一个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的事实是:

俄罗斯在瓦森纳协定中拥有完全的否决权,并且已经利用这种权力阻止了西方国家对量子计算、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的管制提案。

这种看似荒谬的权力配置其实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瓦森纳协定成立于1996年,是冷战时期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的继任者。

与COCOM明确针对苏联不同,瓦森纳协定从一开始就将俄罗斯作为创始成员国纳入其中。

这个历史决定现在成了西方技术管制的阿喀琉斯之踵。

由于瓦森纳协定基于共识运作,任何一个成员国都可以阻止任何提案,这实际上给了俄罗斯对整个组织的否决权。

更令人玩味的是,当年美国坚持认为否决权对于确保出口的共同决策至关重要,如今这个机制却成了美国最大的掣肘。

自俄罗斯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当美国领导全球出口管制联盟限制对俄先进技术时,俄罗斯加速了在瓦森纳协定内部的反对行为。

这种机制性的僵局正在推动欧盟寻求新的管制路径。

欧盟委员会在2024年1月发布的出口管制白皮书中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当俄罗斯在瓦森纳协定等国际组织中否决某些技术管制提案时,欧盟可以绕过这种阻挠,直接将那些得到大多数成员国支持的管制项目加入到欧盟自己的《双重用途法规》附件一中。

这为当前的管制升级,或者说绕开俄罗斯,提供了法律依据。

生效时间与具体机制


根据欧盟的法律程序,更新后的欧盟管制清单将在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通常的两个月审议期后生效。

这意味着新规最早可能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

增材制造管制的具体范围


新规对增材制造的管制范围表述的非常直接包括增材制造机器和相关材料。

但从历史管制条目的演变来看,这个表述背后的技术深度值得关注。

早在2020年的管制清单更新中,就已经出现了相关信号。

在2B001条目中新增了注释4,规定具有增材制造能力以及车削、铣削或磨削能力的机床必须针对每个适用的管制条目进行评估。

AM易道注意到,这次的管制法规不再是间接提及,而是直接列入管制清单。

这种变化反映了监管思路的重大转变,从技术融合、应用限定的角度管制,转向对增材制造技术本身的直接管制。

国际政策协调的信号


这次欧盟的管制升级与美国2024年9月的政策形成了呼应。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的临时最终规则显示,新增了ECCN 2B910条目,专门针对设计用于生产金属或金属合金部件的增材制造设备。

美国方面的表述更为直接:

当今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被用于生产军用设备中的零件和部件,如飞机、导弹和推进系统。

最终,具有高精度和控制水平的下一代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将显著改善零件性能特性和先进军事能力。

关于欧盟和美国的管制政策清单的源文件,请加读者群获取。

技术演进中的管制逻辑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这次管制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增材制造技术双重用途特性认知的深化。

正如美国BIS在文件中提到的,目前最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建立在30多年研发的基础上,技术的成熟度已经到了需要严格管制的程度。

欧盟法规研究指导文件显示了管制逻辑的复杂性。

因为其还提及了涉及到学术研究的管制,这意味着,即使是研究机构和学术界,也需要重新审视其国际合作项目。

本文不做深度解读。

合规的现实挑战


对于3D打印企业来说,合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

根据欧盟双重用途法规的要求,欧洲出口商需要建立特定的控制措施和合规要求,如记录保存和登记,以及建立支持信息交换和在整个欧盟一致实施和执行控制的主管当局网络。

欧盟的许可制度也相当复杂。

EU通用出口授权(EUGEAs)允许在特定条件下向特定目的地出口双重用途物品,包括出口到澳大利亚、加拿大、冰岛、日本、新西兰、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英国和美国。

但这种白名单机制意味着向其他地区(如我国)的出口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

写在最后


欧盟委员会在白皮书中提到,使用第17条第1款规定的委员会委托法案作为此类修正案的潜在途径。

我们认为,这种法律工具的使用表明,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管制措施,而不需要经过完整的立法程序。

AM易道认为,针对增材制造(不一定仅限于工业级)的管制升级是全球技术竞争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对于中国的3D打印企业来说,在技术自主可控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建立完整的技术生态和供应链体系显得更加迫切。

未来几个月,随着各成员国实施细则的出台和具体执法案例的积累,3D打印行业的合规标准将逐步明确。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提前做好合规准备,在新的游戏规则下寻找新发展机遇。

点赞
反对
收藏
分享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