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

不妥协的小型化:盈普用工业级标准重新定义紧凑型SLS

AM易道

发布时间:昨天 18:01

11月18日法兰克福,当盈普三维发布CF200+PPS200时,AM易道站在这套占地不足1㎡的系统前面,发现了一个与市场主流不太一样的产品哲学。

image.png

在现场与盈普团队深入交流后,AM易道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

他们做这套紧凑型SLS系统,本质上并不是要进入消费级市场,而是要用更小的设备、更优惠的价格,把工业级的品质带给更多用户。

当我们关注了设备的细节,会发现这是一条比单纯做小难不少的路。



第一个实现自动吸粉上粉的紧凑型SLS

CF200+PPS200最容易被忽视,但最能体现产品思路的,是它的自动吸粉上粉系统。

在桌面级SLS市场,大多数设备采用手动或半自动的粉末处理方式。

用户需要手动筛粉、称重、混合新旧粉末,再倒回打印机。

还记得我们曾经分享过的被Formlabs收购的桌面机吗?

手动取送粉问题多多:

得罪大V!桌面SLS3D打印机迎来重大差评!

这个过程不仅繁琐,更关键的是,每一次人工操作都会引入不确定性:

混粉比例是否准确?粉末有没有受潮?有没有异物混入?

这些不确定性在消费级应用中或许可以容忍,但在工业级标准下,任何一个变量都可能导致整批次零件报废。

如果我们现场聊完理解无误的话,PPS200通过封闭盒体转运粉包加负压系统,自动完成零件清理、粉体回收、配比混合、向打印机供粉。

这不只是自动化,更重要的是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每一次粉末循环的比例、温度、湿度都被记录,每一批零件的工艺参数都能追溯。

这是工业级和消费级的本质区别:

不是设备能不能用,关键是每次都能稳定输出相同的质量。

image.png

盈普应该是是第一个在紧凑型设备上实现完整粉末闭环的厂商。

这个选择,透露了他们的底层逻辑:

设备可以做小,标准不能降低。




妥协与不妥协:一个20年工业级厂商的选择

跟盈普团队聊得越深,AM易道越能感受到他们的思考逻辑。

盈普团队自1999年开始从事工业级3D打印业务,2007年成为亚洲较早掌握激光烧结核心工艺的3D打印科技企业。

image.png


20年时间,他们服务的客户都是对品质有极致要求的工业用户:

汽车、医疗、航空航天。

这些客户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可靠。

AM易道曾经在北京与盈普的高管聊过:

当市场出现桌面级SLS的热潮时,盈普面临一个选择:

是跟随市场做一款性价比产品,还是坚持用工业级标准做一款紧凑型设备?


图片


前者在市场上已经有成功案例可以参考,技术路线清晰,成本可控。

后者可能更难,意味着在有限的空间和成本约束下,还要保持工业级的性能指标。

盈普选择了后者。


图片


这个选择体现在很多细节上。

比如成型缸尺寸,200×200×320mm,这个尺寸和对应的设备尺寸都不是最小的。

但盈普认为,太小的成型缸会限制实际应用价值,200mm是能够满足大部分工业零件需求的最小尺寸。

比如激光功率,30W光纤激光器,这个配置不是最便宜的。

市场上有用更低功率激光的方案,成本可以降低不少。

但激光功率直接影响打印速度和材料兼容性,盈普认为30W是保证工业级打印质量的底线。

比如材料兼容性,CF200兼容PA11、PA12、TPU等聚合物材料。


图片


他们针对每一种材料,在新的设备平台上重新优化工艺参数。

这些选择,都让CF200的成本比纯粹追求性价比的方案高。

但盈普的逻辑很清晰:

他们要做的不是最便宜的桌面级SLS,而是最可靠的紧凑型工业级SLS。


市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这个逻辑对吗?市场会为工业级的坚持买单吗?

AM易道认为,这取决于你问谁。

如果你问一个想买3D打印机玩玩的爱好者,他要的可能就是便宜、好玩、能出作品就行。

但如果你问一个做医疗器械原型的研发工程师,他要的是每一个原型的尺寸精度比较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完整的测试报告,设备的每一次打印都有可追溯的工艺记录。

前者是消费级市场,后者是我们理解的专业级市场。

过去几年,以美国某知名品牌的紧凑型SLS打印机为例,凭借更小的成型尺寸、紧凑设计和易用性获得了市场认可。

但这些设备的用户中,我们观察,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专业用户。


图片


他们买桌面级设备,不是因为不需要工业级品质,而是因为预算或地方放不下传统工业级设备。

这些用户的痛点一直存在:

现有的桌面级SLS,性能和稳定性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传统的工业级SLS,价格和占地又超出了他们的预算和空间。

盈普要做的,就是填补这个空白:

用接近桌面级的价格和占地,提供接近工业级的性能和可靠性。


图片


220V民用电的背后是什么?

表面上看,设备支持220V民用电源只是一个便利性的改进。

不需要380V工业电,意味着更多场所可以部署。

但AM易道认为,这个选择背后是对使用场景的深刻理解。

SLS设备需要高温烧结,传统工业级设备要达到这个温度,需要大功率加热系统,因此需要380V工业电源。

要在220V电源下实现同样的温度控制,需要更高效的加热系统、更好的保温设计、更精确的温度管理算法。


图片


除了电源适配,意味着需要对设备整个热管理系统进行重新考量。

盈普做这个选择,不是为了让设备可以放进办公室:

从安全和健康的角度,AM易道认为,SLS设备即使再小也应该放在有专业通风的独立空间。

他们要解决的是部署灵活性的问题:

很多中小企业、研发实验室有独立的实验室或工作间,但没有380V工业电源。

改造电力系统的成本和周期,往往成为部署SLS设备的最大障碍。

220V民用电,意味着这些用户可以在现有电力条件下直接部署设备,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


占地不足1㎡:空间优化还是场景重构?

CF200主机占地面积仅0.48㎡,整套设备总占地不超过1㎡。



这个数字很吸引眼球,但AM易道更关心的是:

盈普为了实现这个紧凑度,在工业级性能上做了哪些取舍?

答案让人意外:几乎没有。

成型缸尺寸200×200×320mm,保留了工业级应用所需的零件尺寸。30W激光功率,保证了打印速度和材料兼容性。

PPS200的负压清粉技术和自动供粉系统,保证了粉末管理的工业级标准。


图片


那紧凑度是怎么实现的?

首先是集成化设计。

传统工业级SLS设备,打印主机、供粉系统、清粉系统、氮气保护系统往往是独立的模块,占地动辄5-10㎡。



CF200把这些功能集成在主机内,PPS200把后处理的所有环节整合在一个工作站里。

其次是立式布局。

很多桌面级SLS为了操作方便,采用卧式或半卧式布局,这会增加占地面积。


图片


CF200采用立式结构,在垂直方向充分利用空间。

第三是智能化控制。

通过精确的温度传感、实时的功率调节、动态的氮气流量控制,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了传统设备需要更大空间才能保证的温度均匀性和环境稳定性。


图片


这些优化的背后,需要对SLS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深刻理解,知道哪些可以优化,哪些绝不能妥协。


图片



一个更大的思考:工业级品质的价值

跟盈普团队聊完,AM易道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在这个追求性价比、追求快速迭代的时代,工业级品质的坚持还有多大价值?

表面上看,市场在呼唤更便宜、更好用的桌面级SLS。

但深层次的需求是什么?

一个做无人机的研发主管曾告诉过AM易道说,他们需要用SLS打印功能性测试件,这些测试件要经过各种极端环境试验。


图片


在专业应用场景下,工业级品质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基本要求。

设备便宜了、小巧了,但如果品质不稳定,反而会增加整体成本。

浪费的材料、重复的打印、延误的项目周期。

盈普的选择,本质上是在判断:

在小型化SLS市场,有足够多的用户需要工业级品质,并且愿意为这个品质支付合理的溢价。

这个判断会赢吗?

答案可能不在今天

消费级市场,中国品牌已经证明了自己。

工业级市场,哪怕是小型化的工业级设备,考验的是更深层次的技术积淀、品质控制和服务能力。


图片


站在Formnext的展台前,看着这套占地不足1㎡但承载着工业级坚持的系统,AM易道唯一关心的问题是:

价格到底能定在多少?

现场并没有公布答案。

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赞
反对
收藏
分享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