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意见反馈/举报

反馈/举报信息:

联系方式:

工业级仿真技术杀入桌面3D打印,拓竹用户率先尝鲜

AM易道

发布时间:08-14 20:28

昨天从海外同行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消息,3D打印创业公司Helio Additive已经把它们的物理仿真和优化软件整合进了拓竹的切片软件。


我们先聊聊这个Dragon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这家特拉华州的公司去年推出Dragon软件,目标是提升打印可靠性、减少翘曲和缺陷,加速3D打印流程。



听起来很常规对吧?但关键在于它的技术路径完全不同。


仿真的技术门道


大多数切片软件还停留在路径规划阶段,Dragon却玩起了体素级物理仿真。



它们的概念是基于体素的:想象一个单独的体素,它有邻居,这些邻居发射或吸收热量,同时也呈现机械力。


简单说就是把整个打印件切成无数小块,每一块都在实时计算热传递和力学变化。


Dragon利用第一性原理物理学来提供快速、无代码的仿真和优化。


更具体点说,Dragon的算法会分析G-code指令,然后对每一层、每个路径段进行热仿真。



它会考虑挤出头温度、环境温度、材料热传导系数、层间冷却时间等因素,预测哪些区域可能过热导致下垂,哪些区域冷却过快影响层间粘结。


这种预测不是基于经验公式,而是基于真实的物理定律计算出来的。


传统方式下,你需要反复试错才能找到最佳打印参数,Dragon直接告诉你哪里会出问题,怎么避免。


更厉害的是,它还能反向优化,告诉你应该怎么调整温度、速度、流量等参数来避免这些问题。



据公开信息,其目前支持20种拓竹和Polymaker的材料,未来Helio宣传将跟材料厂商更深度合作,建立更详细的材料数据库,包括热传导系数、比热容、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行为等参数。



行业格局的微妙变化


通过将Dragon Desktop整合到Bambu Studio中,Helio将工业级仿真能力带入桌面FDM 3D打印机市场。


技术下沉的速度在加快。以前这种仿真技术只有工业级设备才用得起,现在直接下沉到桌面级。


对拓竹来说,这进一步巩固了它们在高端桌面市场的地位,因为根据前文我们的分析,用类似的软件功能能够提高打印成功率。



技术演进的深层逻辑


AM易道认为这次合作背后有个更深层的趋势:


3D打印正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以前大家靠摸索,现在靠算法预测。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的思考。


硬件我们国内做得不错,但在算法和云服务能力上还有差距。Helio这种通过软件创造价值的模式值得借鉴


延伸阅读:重磅!拓竹3D打印模型社区接入腾讯AI混元3D:谁是谁的入口?


David Hartmann称这次整合为桌面3D打印的转折点,AM易道认为这个判断略微夸张了点。


当工业级技术下沉到消费级市场,通常意味着行业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对普通用户来说,打印成功率提高了,试错成本降低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过软件能解决的是参数优化问题,FDM3D打印的质量瓶颈还有很多。


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技术创新,也希望国内厂商能在类似赛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寻找AM易道兼职编辑,5年以上3D打印行业经验,不限专业领域,收入模式零活。期待与有深度思考能力、文字能力和创作兴趣的小伙伴合作,共同打造优质内容。有意者请加yihanzhong投递简历及代表作品。

企业合伙人计划:成为AM易道行业合伙人,免费获得客户、融资、出海、产学研政等资源对接。
读者提示:添加amyidao加入读者交流群(备注加群),获取原始信源链接或不便发表内容,并与AM易道同频读者共同探讨3D打印的一切,AM易道建议也读者星标公众号,以便第一时间收到AM易道更新。
免责声明:AM易道与文中提到公司尚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商业合作、赞助、雇佣等利益关联。AM易道图片视频来自于网络,仅作为辅助阅读之用途,无商业目的。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行为,请权利人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本文图片版权归版权方所有,AM易道水印为自动添加,辅助阅读,不代表对该图片拥有版权,如需使用图片,请自行咨询版权相关方。AM易道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AM易道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点赞
反对
收藏
分享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