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IOBIS高温铌合金粉末亮相Formnext 2025,推动航空航天增材制造创新
发布时间:11-19 20:17
德国材料生产商TANIOBIS GmbH计划在Formnext 2025(11.0馆,C73展位)及Space Tech Expo(602展位)展示其最新的面向高温航空航天应用的铌合金粉末。
该公司专为增材制造开发的铌基合金,被设计用于在超过1000°C的温度下保持力学稳定性,适用于推进和热防护部件。
随着全球航空航天制造日益重视安全、区域化的供应链,铌合金粉末为生产轻质、耐高温硬件提供了一条路径,同时降低对复杂机加工工艺和长交期材料的依赖。
TANIOBIS的合金系列包括AMtrinsic C-103和AMtrinsic FS-85。铌合金作为镍基超合金的替代材料受到关注,后者在1050°C左右接近其力学稳定性极限,而铌基合金可在更高温度下保持强度。
由于在极端热载荷下仍能保持强度,铌合金非常适合用于发动机喷管、卫星推进器和控制面等部件。增材制造既可实现减重,又能成型复杂几何形状,这是锻铸造难以实现的。
TANIOBIS与航空航天制造商及研究机构合作,优化合金成分和粉末特性,确保其可打印性、微观结构稳定性,并满足航空航天认证标准下的性能一致性。
美国宇航局格伦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增材制造C-103、FS-85和Cb-752铌合金的力学性能,重点聚焦高温拉伸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研究发现,相较于C-103,FS-85和Cb-752在高温下表现出更高的机械强度和更好的抗蠕变性能,显示它们在热负荷推进和热防护系统中的潜力。
数据显示,增材制造AMtrinsic FS-85和C-103粉末的高温性能有所提升,其强度优于锻制C-103。铌合金在超过1000°C时仍能保持高温性能,而镍基合金在此温度下性能会衰退。
TANIOBIS产品经理Bahar Fayyazi博士表示,他们的增材制造合金专门为应对此类苛刻要求而设计。从精密卫星推进器到可重复使用太空发射系统,铌合金兼具高温稳定性和力学完整性,从而为新太空任务提供了材料基础。
TANIOBIS将其铌合金粉末定位为不断增长的增材制造供应链的一部分,以支持航天器和运载火箭部件的生产。该公司表示,铌合金有助于实现高性能推进硬件,同时减少与传统制造路线相关的材料浪费和交付周期。
欢迎莅临Formnext 2025的11.0馆C73展位及Space Tech Expo(11月18日至20日)的602展位,了解更多关于TANIOBIS的信息。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387号